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0

《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你看过吗?

《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你看过吗?
《别让医生杀了你》出自英国BBC卫生节目主持人VERNON COEMAN,完成于1996年,畅销欧美乃至全世界经久不衰。摘录几点供参考: ◆ 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的失误造成的。 ◆ 一项调查发现:每93名被确认为心脏病的儿童,仅17名是真正的心脏病。 ◆ 至少2/3的化验单是不必要的。仅有1/10的X射线检查是必要的。 ◆ 仅有15%的医疗手段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 平均每10个服药患者中就有4人发生副作用,程度从轻微不适到伤命。 ◆ 90%的疾病可以自行痊愈。 科尔曼并非信口开河。2006年,即使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医疗技术的美国,也有近10万人因为误诊而死,相当于每3天就有两架搭载400人的波音747飞机坠毁。这个数字超过了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与凶杀、车祸等并列,成为美国人死亡的第八大原因。他给出的另一个数据是,根据美国卫生署统计,在100名尸检证实为心脏病发作死亡的患者中,生前只有53人得到确诊,而在这些得到确诊的患者中,也只有半数得到正确的治疗。古希腊医学哲人希波克拉底曾写下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每年世界各地的医学院学生入校时都要在前辈的带领下做庄严的宣誓:“我决心尽我所能为判断为病人的利益着想而救助之,永不存一切邪恶之念。我决定保持我之行为与职业的的纯洁与神圣,以医济世,受人尊敬。” 而我碰到的三个某医学院学生竟然不知道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真寒心啊!当医药不再是一个道德工业时,当医生和治病成为一种挣钱的手段时,其药物和医德就不足信!没有高尚的医德就不可能有高明的医术!而且医疗设备提高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医术的提高,如同战争武器提高的同时,而战略、战术一点没有突破古人的范畴!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0

序 言

  没人知道每年究竟有多少人死于医生之手。

  显然,医务界人士也无意披露这样的信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因此将大多数病人吓跑。毕竟,今天的正统医学正面临着各种各样替代疗法的激烈竟争,而正统医疗的安全性并不比替代疗法好多少。医生们对此羞于启齿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的曝光将使他们陷入无休止的诉讼之中。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失误造成的。全世界大多数医务人员,想必会对我所提供的证据视而不见(尽管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确实是事实:总的来说,由于医疗的失误而导致病人生病或死亡的严重危害性甚至可以与心脏病和癌症相提并论,医生在治疗中给病人造成的问题往往比他们所解决的问题要多。

  对“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失误造成的”这一说法,我想私下里是很少有医生会提出异议的,但许多医生会因为我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这一观点而感到不快。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抱怨就是,我的言论给他们的职业抹了黑。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希望我从此闭嘴或者远离此地,医学领域内的事最好还是让医生们去打理吧。

  病人死于(不仅仅是得病)医生之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医生都属于邪恶之辈;相反,多数医生的为人都是很好的,他们的行医动机相当纯正:他们试图通过提供一种有益的服务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诚然,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一些心术不正的医生,但其数量决不会比会计师、律师和房地产商这些职业中的邪恶之徒更多。

  医生造成病人死亡或生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许多医生在专业技术上的无能。

  问诊本是医生诊断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他们通过与病人交谈(更重要的是聆听病人的倾诉),与病人进行沟能。虽然你可能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但交谈和倾听确实是医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

  多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生可以使用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然而,这些仪器却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医生们往往完全依赖仪器,所作的诊断全凭仪器检查的结果,而不是根据鲜活真实的客观事实。这样的诊断当然很难引导正确有效的治疗。

  医生们最为常用的医疗设备就是听诊器,这项如今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使得医生可以从容倾听患者的胸部,而不必像以往那样把耳朵贴到病人的胸前。听诊器从形象上提升了医生的地位,但它也是第一件在医生和病人之间筑起屏障、使之产生隔阂的医疗设备。自从瑞尼·林奈发明听诊器以来,医患关系就因彼此间得不到尊重而显得逐步疏远,甚至有所伤害。

  几年前在美国进行一项调查发现,如果医生在诊断时更多依靠他们的大脑而不是仪器的话,那么每10名死亡的患者中就有1名至今仍有可能活着。

  医疗仪器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它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事实上你我的身体存在着许多不同。

  更糟的是,医疗仪器经常发生故障,并有维护不良的情况。商店会经常校验他们的衡器,但问问你的医生吧,上一次他是在什么时候校验血压计的?没准他会脸红的。

  试想一下,医院里拥有的数千件医疗设备就一定比你厨房里的小家电更可靠吗?可以相信,医院购置的新设备中有相当部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你担心的话,那么再让我们瞧瞧:许多使用那些仪器的医生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它们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如何调校,更不了解如何判断仪器运作是否正常。如果真是这样,你还能在接受检查时泰然处之吗?

  造成医疗事故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在政治上的天真和商业上的无知。总之,医生们远不如人们想像和期待的那样聪明。

  更可悲的是,由于他们的天真和无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向引以为荣的事业正在受到利欲熏心的制药商的全面控制。

  至于医务人员中有人被制药公司所收买,那究竟是因为其自身的贪婪堕落,还是因为存在上述的天真和无知,目前我还难以确定。但我认为大多数医生都太过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世界也过于隔离,这使得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是否已掉入世界上最贪婪的制药业的陷阱。

  在中世纪,人们不原到医院去世原因是:从那里活着出来的希望几乎渺茫的。那些有幸捱过庸医和护士“治疗”的人们,最终仍可能会死于病房中的交叉感染。

  这种情况直至20世纪才有所改观,这得益于麻醉剂,消毒药物和抗生素的发明。医院里的患者因此有了相当大的痊愈和康复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现代医药又一次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生们也再一次成为导致死亡和引发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有证据表明医生导致的严重疾病与癌症、心脏病一样多。看来所有的医院也许都该在它的门口贴上这样的就医警示牌: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的住院是由医生误诊引起的。

政客无疑也该为此类灾难性的现象负责,因为正是他们把医院的控制权交给了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无能的官僚体系。

  在许多国家,医院中的护士人数和床位数正逐年减少,但行政管理人员却在增多。病房被关闭或闲置的同时,管理人员却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巨大的壁毯和进口的花卉,还要在高级酒店安排奢华的周末聚会。

  换个电灯泡本是一桩小事,几乎不花什么钱,但在这个官僚机构中却耗时费力,需要经过5名行政管理人员的层层报批才会安排1名电工去更换灯泡。因此有的护士宁愿自己贴钱购买灯泡,自己更换,毕意这比填写各种烦琐的表单要快速和容易得多了。

  我们可以抱怨无能的管理人员,但我们更应谴责那些授予他们权力又听凭他们滥用职权的政客们。

  政客和管理人员浪费金钱和滥用权力,无疑削弱了医疗服务的有效性,但传统医疗成为病人健康威胁的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是:医疗机构把自己——从肉体到灵魂都出卖给了大制药商。

  如果你认为医生给你开处方时都以科学为依据,都是对症下药的话,那你真是太天真了。多数医生并不知道药物是如何被研究开发出来的。当医生掏出纸笔开处方时,他只记得医药公司代表介绍的那些药物,或是那些医药公司广告中宣传的药物。

  医生再也不是一种职业了——这个事实够残酷的,今天的医生仅仅是制药公司市场部的附庸。一度受人尊敬的医生如今为了免费的午餐,赠送的礼品和免费打高尔夫球而心甘情原地让自己的灵魂被制药公司所收买。

  说到广告的真实性,就连二手车的推销广告也得在药品广告面前 甘拜下风。医药公司和它们旗下大量收入丰厚的雇员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在这些残酷无情的人面前,哥伦比亚的毒枭无异于一些不谙世事的童子军。不少医生处方的药物几乎完全无效,其中多数不仅无效,而且具有危险性。多数制药公司在试验了他们用于动物(无法预计在人类身上会产生什么作用)的药物之后,就极不人道地用推销洗发香波、香烟、汽车和香水的方法将它们通过医生推销出去。

  政客、官僚和医生携手,使医疗水平退化到了中世纪时的状态。

  本书的写作目的很简单:建议你对医生抱一种客观的认识态度,告诉你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医生是如何误诊的)以及建议你如何保持健康,从而尽可能远离医生!

  20年来我都是一名充满热情的病人权益维护者,人们除了需要对医生带来的危险保持清醒外(如果你想健康长寿,就需要对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还需要尽可能地将生活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重要性。你必须保持独立;你应该学会适当地提问(本书将告诉你该问什么问题);你要了解在服药的进候需要注意什么(本书也有介绍),以及如何成为一名独立思考的医疗消费者;最后,当你需要医疗帮助时,还应该知道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正确发挥医院和医生的作用。

                        VERNON COLEMAN

                           于1996年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4

第一章 别让医生欺负你 (上)
医生通常总是被他的患者们尊重的。但现在已是今非昔比了。医生的威信看起来渐渐下滑。我认为这与医生提供的治疗无关,跟医学治疗的效果也没什么关系。我认为他们不受欢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总是很冒失,希望你对他感恩戴德以及傲慢得令人难以置信。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待病人毫无尊重可言,只是一味恐吓他们以使他们老实听话。
每天我都能收到病人的来信,抱怨一旦他们向大夫提问,或问了“不合时宜”的问题,大夫便会嗤之以鼻。
“我含泪离开了医院。”一位读者抱怨道,“医生让我足足等了3个小时才开始只言片语的问诊,并用手指在我身上戳了几下代表体检。之后医生就走开了。一个护士进来示意我可以走了。我守在外面的丈夫差点冲进去揍他。我始终不明白,我到底做错什么了?”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有时候我确实感到惭愧。
另一名患者说:“我被领到一间冷冰冰的检查室里,并被告知要脱去所有的衣服后躺在床上。我一丝不挂地呆了25分钟,双手抱着膝盖以保持体温。突然,医生、护士和一群实习生闯了进来,然后医生对我的隐私部位进行检查,其他所有的人在旁边参观。没有人留意我,或者同我说话。结束之后,他们就那样一走了之。”
这就毋须多加解释为什么会有数百万患者去寻求其他类型的医疗模式了。大多数患者不愿去“正规”医生那里看病的原因,不外乎是因为不能获得最佳治疗。而选择其他类型的医疗模式,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能在就诊时得到尊重的惟一选择。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这种选择是明智的!
家庭医生有时也会表现粗鲁,但程度上还不能与医院的大夫们相提并论。许多大夫的言行举止表现得仿佛自己就是神,他们对待护理人员和其他级别较低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好似对待奴隶,在与病人接触的时候更是毫不掩饰其轻蔑的态度。大夫们常常像劳改营的看守,对待病人就像对待囚徒一样。医疗原本是个体现人性关怀的行业,然而每周都有数千患者的抱怨医生的傲慢、粗鲁和心不在焉。
这里是另一名患者的来信:
“当医生结束检查的时候,我发觉自己在他眼里仅仅意味着一堆肉。我像牲口一样被随意驱使,我没有任何机会提出问题,好像我是没有思想和情感的动物。我心情恶劣,无法乘公交车回家,最后不得不让一个朋友送我回去。这场经历简直是个噩梦!”
生老病死对于医生们来说自然是司空见惯的,他们似乎认为这对谁都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情。显然,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的。
许多病人都曾抱怨医生在下级和护士面前所表现出的粗鲁态度(但其中有些医生对待他们的私人患者的态度却是礼貌的,甚至具有迷人的魅力)。恶劣的态度具有传染性,它们会被低资历医生及护士仿效。我曾收到过数千封关于护士、助理医师、护理员、理疗师和放射科医师态度恶劣的投诉信。其中又以夜班护士的问题最多。有些医务人员颇以羞辱患者为乐,孕妇和老人是最常见的受害者。
下面是一些从病人来信中摘录的片段。
A先生:“当我告诉医生如果我的症状还不能消除,我就会发疯的时候,他说:‘亲爱的,或许你早就疯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还笑着,并得意洋洋地瞟了四周的人一眼,那些人也附和着,笑着讨好他。”
B太太:“一个医生为了在他年轻的同事面前炫耀自已的权威,在我轻声告诉他我不舒服的时候,他竟然说:‘这里的人又没强迫你来看病,不是吗?’”
C太太:“一个医生对我大叫大嚷,因为他没法把针头扎到我胳膊的静脉里去。”
D太太:“我去看医生的时候,他说我得了乳腺癌,需要手术,他们可以帮助我。就这样,谈话都没超过3分钟,而我的世界已经变得一片黑暗,以至于开车回家时我几乎虚脱。孩子们进屋后,我忍不住号啕大哭。”
E太太:“一个外科大夫说我需要手术,但当我询问他手术是否非做不可的时候,他虽然说:‘现在有许多手术正等着我去做。对我来说,你怎么选择都行。’”
F太太:“我进行乳房×射线检查的时候,那个工作人员十分粗鲁,以至于5天后我的乳房仍然作痛。”
G太太:“我进行了一次有关隐私部位的检查。一群医生围绕在我身边咯各笑着,开着下流的玩笑。我发誓宁愿死也不再作类似的检查了。”
H太太:“大夫问我是否感到好些了,我说‘没有’,因为我仍然感到疼痛。他便对我大声呵斥,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他却叫嚷道:‘在我说话的时候要看着我!’但我实在不能,因为我哭得太厉害了。”
I先生:“我妻子今年已经第3次住院了,但没有任何人告诉过我有关她的具体病情。”
J太太:“我感到十分紧张,手不停地发抖,没办法脱下胸罩。这时医生嚷嚷着叫我动作快点,因为时间对他来说就是金钱。”
K太太:“我的家庭医生为我和一个大夫安排了会面,这花了我许多钱。那位大夫说我应该去看另一个我听说过的专家,于是我便没有为这次会面付费。事后,医生的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说我已经违背了协议,下面就等着法庭的传票吧。”
L女士:“我丈夫在医院里碰到一位态度十分糟糕的医生。2个星期以后,我听说那位医生被安排到我丈夫的病区,这使我十分担忧,希望上帝别让什么坏事发生才好。”
M女士:“我穿着那种他们发的可笑长袍,坐在沙发里等着医生。突然,屏风被拉开了,一个医生冲了进来。他一把将我的衣服拉开,使我赤裸着,在我身上指指戳戳一阵后,又突然消失在屏风后面。10分钟以后,一个护士进来说我可以走人了。”
N女士:“当我私下与那个大夫见面时他很和善,而我去他的公共诊所看病时,他却对我不屑一顾。”
O女士:“9个月后,我终于等到了预约看病的机会。但我压根儿就没看见医生本人。接待我的是一个十分傲慢的年轻的医学院学生。如果他是我的孙子的话,我将会以他为耻。”
P女士:“我去附近的一家医院做绝育手术。事先他们告诉我7点以前到,我6:30就到了。同我周围的七八个等待各种手术的女士一样,我被完全遗忘了。9:30的时候我被告知病床紧缺,如果要手术的话,得等出院患者让出铺位。于是,我被安排到另一个楼层,这使我感到害怕和孤独。那些陌生的大夫同我打招呼更让我焦虑。实际上我是被抛到手推床上的,有人在我手里塞了术前用药,并吩咐我将它们吞下去。当时我丈夫打电话想了解我的情况,但被告知他不是我的血亲,因而无权得知。手术完毕后我孤零零地躺在手推车上,感觉自己要死掉了。麻醉的作用还未完全消失,那个麻醉装置还挂在我手上。我告诉过他们我对塑料过敏,但仍有一个塑料袋搁在我胃部,以至后来那里起了一片严重的痒疹。上厕所也只能自己去,我一路磕磕碰碰,不断撞到墙上和手推床上。后来我被安排躺在一间储藏室大小的屋子里直到凌晨4点,背痛得要命,没有止痛药。最后来了一名护士,给了我一些药片后说这个病房是白天患者专用的,因而现在得关闭。我不得不自己穿衣,打电话告诉我父亲以便让他来接我(我当时几乎不能走路)。接着他们告诉我没有追踪观察的必要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心率有130次/分。他们给我的惟一东西是一封告诉我的私人医生我已经绝育的信,附有几行文字,写着术后24小时内不能开车和喝东西之类的话。我们的医疗体系难道就是这样对待患者的吗?”
医生的职责本是帮助人们获得健康,但他们的无所谓态度与这个宗旨南辕北辙。
为医生们的粗鲁开脱的一个常见理由是:他们经常过度工作。但事实远不是如此。过去的10年中,医生的工作量可以说戏剧性地下降了。一份报告指出,现在的家庭医生平均每周只工作23个小时。一个医生甚至吹嘘他成功地将每周的工作量减少到了7个小时。
医院大夫们的情况更糟。其中许多人故意将医院预约单安排得长而又长,目的是为了让其私人诊所能接到更多的付费病人。更有一些资深的大夫从不在医院诊室中出现,门诊室里几乎都是一些低资历的、训练不足的医生在撑场面。与此同时,他们的私人诊所却忙得不亦乐乎。许多医生似乎忘了病人都会神经紧张,他们不对病人作任何解释,也不欢迎病人的提问。他们十分珍惜时间,以至于命令接诊人员提前几个小时将病人带到他们那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对患者光着身子时产生的那种难堪毫无感觉。
不少医生开始发牢骚,说有多少多少患者没有按照约定到门诊部进行检查。其实这种日益普遍的现象并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如果所有的病人都守时赴约那才是真正地出人意料呢。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5


第一章 别让医生欺负你 (下)

以下是我听到的病人对医院医生和门诊部门最常见的抱怨:
1.“只给我2分钟时间。”
我的调查显示这句话有夸大之嫌。病人在有些诊所与医生直接面对面的时间平均为3-4分钟。但对医生来说,已算得上浪费时间了。
2.“医生好像什么都不懂。”
许多门诊部不是由会诊医生主持,而常常是一些只有几个月经验,甚至只有几个星期经验的医生在那里负责治疗。他们可能还从来没有给人看过病,相信他们以后也见不到这些来看门诊的病人了。
3.“没有人理睬你。”
我相信有些医院的医生是经过国家安全部门负责训练的,他们永远不向患者透露任何东西。
4.“我被剥夺了隐私权。”
大多数医生似乎都认为病人是暴露狂。其实病人并不希望护理员、搬运工人和电工观看他们的隐私部位。
5.“他们使你一连几个小时地干等着。”
你与医生交谈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在这之前却需要等待半天。为什么医院认为别人的时间就不重要呢?
6.“总是很迟才能收到预约门诊的通知。”
许多病人在历经几周或几个月的等待后才被告知预约门诊的确切时间。门诊通常被仓促安排在病人接到通知的一周以内。若不是工作能力不济的话,实在找不到理由为此行为开脱。
7.“他们简直把你看得一钱不值。”
经常可以看到病人一群群地被驱使着,就像一些可怜的牲口,而护士似乎都是从贝尔森集中营毕业的。
8.“我听不懂医生说的话。”
病人多数不在乎医生是哪里来的,只要他们是合格的大夫。但所有的病人都喜欢那些能把医疗问题阐述得简明易懂的大夫。
9.“他们单方面取消预约门诊的时候,永远不觉得有必要通知你一声。”
“为了这个预约门诊我等了5个月了。”一名患者不满地说,“但当我到那儿时,医生却在一周前去度假了,也没有别的医生能为我看病。”对于这种情况,不应该有任何可以开脱的理由。医生至少应该在度假前一月给某种形式的通知,通过电话或信件什么的,这能节省所有人的时间。
10.“他们希望我去的目的只是利用我进行研究。”
每周都有数千患者在医生私人的研究计划中浪费着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很多病人感觉自己被“利用”了。这种想法的产生是很自然的。
医院大夫们有时候确实是在从事一些重要的工作,这点毋庸置疑,但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实在太多。医生态度傲慢,毫不顾及患者的情感需要,尽管病人是每个医生的衣食父母。
医生常常信口开河。
一次在去巴黎前夕,我到医院做了一次化验。根据部分化验结果,大夫告诉我可能患了癌症。“但你也别顾虑太多,”他轻松地说道,“去巴黎放松一下吧。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再来做些试验。”
我不得不解释——当这样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的时候谁还能真正放松。于是我多花了几个小时进行检查,结果却是一切正常。如果我不坚持把问题当场解决的话,那么这种可怕的担忧真会把我整到病榻上去。
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将他的患者看作是他的至爱亲朋,那么病人就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我总是认为每个医生都应该以这样的标准提供服务——即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那样来对待。
如此看来,今天的医生都讨厌自己的家庭。
不少医生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的权威不容置疑;他们的时间比其他任何人的都宝贵;只有他们才是惟一应受尊敬的人。
我怀疑其中部分原因应归咎于医学生所受的教育。虽然医学生们被灌输出了许多有关疾病的知识,但他们不懂得如何理解病人。他们对人权和医生的职责知之甚少,而医生的情感会对病人的伊朗产生影响这一点,他们似乎也不甚了解。
另外的原因,我想,是大夫忘了是谁在支付他们丰厚的报酬。因为在诊所内病人和医生不发生现钞形式的交易,对于应尊重患者(实际上是顾客)的权利而不是施以恩惠这一点,医生似乎并未十佞清晰地意识到(如果医生对病人的尊重是出于人道就再好不过了,但这或许是奢望)。
当然,如果当场发生现金交易,医生就会和蔼得多。由于医院的医生大多有私人患者,因而他们也形成两套与病人打交道的标准。
这里是一名读者的切身经历:
为了节省时间,她被建议私下会见医生,地点不是在医院。医生给她的印象是满脸笑容,充满魅力。当这位女士走进他的诊所的时候他起立致意,显得彬彬有礼并且考虑周全。治疗持续了几周,医疗开支也变得越来越大。当我们这位读者相信自己无力支付更多的费用时,她在医院的门诊部与这位医生约定再次见面。
“他显得粗鲁又傲慢无礼。”她说,“我走进医院诊室的时候,他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当他为我检查时也只和陪同的护士讲话。没有微笑,没有握手——简直成了另一个人。”
这是多么令人汗颜的控诉。看来,不仅仅是负责接待患者的人员希望医院清闲一些,病人少一些,就连许多资深医生给人的印象也都是如此。
“门诊病人都是些该死累赘!”一名会诊医生在遇到一个病人的提问时竟如此吼道,“他们乱糟糟地在医院走廊里挤成一团,到处都是他们留下的肮脏血迹。如果他们全都滚回家,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两倍。”而他的那群持同样意见的中级护士和资历医生,就像路边的野狗等着分享面包干似的围在他身边,阿谀奉承,诌媚地笑着。
我们的这位居然胆敢质问白衣大神的读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和恐惧。她告诉我她当时真想钻到床底下,并且就此消失。
事实上,这些空着白色制服的男女,其粗鲁的举止让人感到当警察或收账员的职业对他们或许更合适些。
这类现象并不仅仅体现在不可原谅的粗鲁举止上,它还意味着不负责任的医疗态度。有许多证据表明如果患者在医生那里受到了礼遇,他们的病就能更快治愈。
那些从医生那里获知自己适当病情并在治疗中得到尊重的患者,要比那些被医生恶劣对待的病人服药更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医院的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如果被计算机或机器人取代,病人的感觉会好得多。以下证据显示,电脑的诊断水准甚至超过那些大夫们。
一项研究表明计处机诊断的水平比医生高出10%。
另一项包括20000名患者的研究,肯定了计算机诊断严重腹痛病因的能力远远超过多数医生。
在美国,机器人被用来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在法国,机器人可进行脑部手术。
科学家正在开发能进行前列腺手术的机器人。
德国正计划将机器人用于耳部、鼻腔和咽喉部的手术。
计算机和机器人有许多优点:
它们不会感到疲劳,工作迅速,并且你能预料到机器人下一步要做些什么;
它们看病时不会抱有偏见,更不会为制药公司的贿赂所打动;
当然,它们更不会表现粗鲁,飞扬跋扈或者傲慢无礼。
真的,它们完全可以被输入一些礼貌人的程序。
我非常有兴趣知道,病人们是希望遇上一个粗鲁、能力欠缺的医生,还是一个礼貌又能干的计算机大夫呢?
这里要弄清两个重要的概念:
首先,别因为他人逼迫、恐吓或怒气冲冲的态度而放弃接受正统医疗的权利。替代疗法自有它的作用和地位,但对某些疾病而言,正统的医疗如果运用得当,还是会收到更为显著的疗效。
其次,在与医生相处的时候要注意坚持自己的原则。
如果你不这样做, 那么你很可能失去被尊重的机会。别提心那些出于保护自己的行为会惹恼医生或对治疗不利。所有的事实都清楚地表明,如果病人积极主动,对医务人员严格要求(当然不会受到医生和护士的欢迎),乐于提问且坚持要了解自身的病是怎么回事——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机会,而且康复的过程也更为快捷。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6

第二章   医疗检查安全吗

至少有2/3以上的化验单——无论是医院大夫开的还是家庭医生建议的——都是不必要的。

一项调查显示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查仅在1%的诊断中有用。

另一项最近的研究显示,当医院的大夫们开了化验单以便进一步检查后,多数住院病人在了解到检查结果前就被打发回家了!

大约每10次X射线检查中只有1次才是必要的。

不必要的化验和检查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医生们认为如果做过的测试项目越多,病人就会认为得到的检查越仔细,他们遭遇纠纷时受到指控的可能性就会越小。而年轻医生让病人进行常规检查的目的,则是为了应付上级医生的提问,等于是在准备所有问题的答案。

要是这些检查是简单、廉价、无害而又可靠的,那倒也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然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都复杂而昂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单单X射线检查的费用就可占一个国家卫生支出的6%—10%!

更糟的是,许多检查的结果导致了过度的甚至错误的治疗。检查本身也不像医生或病人认为的那样可靠。

大多数化验室的准确率只有95%,且前提是所有仪器运转良好(有些机器通常每周发生一次故障)。因此如果一名就诊者进行了20项左右的化验,尽管他十分健康,也可能有一项指标显示他“有病”。

近期又一项调查发现,每93名被诊断为“心脏病”的儿童,仅17人是真正的心脏病。此前,他们都以“心脏病人”的角色生活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剥夺了活动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化验和检查还可能是危险的,甚至可能致命。例如X射线,其滥用和误用已经构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别太相信各种检查,也别让你的医生为你进行太多的检查。检查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有效和可靠。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6

第三章 药物对你有何影响

就某种意义上说,医生每开一次处方,都是在进行一次实验。他并不确切地知道病人吞下这些药物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论是制药公司还是医生都不曾对药物进行真正规范的测试。药物,就这样被推向了市场。在某个著名国际性刊物的报道中,一名评论员最近承认“仅有15%(15%,是的,你可没有看错)的医疗手段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的生理特点都有所不同。比如,当你吞下一粒药丸,你腹泻了;你的好友吃了同样的药物,却便秘了;你的舅舅则根本不能吃这种药,因为他会起疹子。因此在一群人中间,某种药物的有效作用可能仅限于其中的3个、2个或1个人,也可能对谁都不起作用。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6

第四章 医生在利用你试验新药吗

每周都有数千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成为医学试验的“豚鼠”。家庭医生和医院的医生通过给制药公司做新药试验而获得丰厚的报酬,而病人却承担着不该承担的风险。

如果你的医生对你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关心,或希望你很有规律地去他的诊所时,那你就要当心了。当你的医生递给你一瓶“免费”的药片而不是一张处方时,你有可能已被列到了药物试验的名单上。要是医生问了你许多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你也需要保持警惕。如果医生正为医药公司做试验,那么为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他总是会问你许多有关问题——那些在通常场合不会提到的问题。如果医生要求你进行血液或其他什么的检查而不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真正的原因可能就是:出资进行新药测试的公司常常需求要血液试验结果。

当你的医生开诚布公地说他想要在你身上试验新药时,你得想想自己是否有别的选择。新药试验应该用于那些除了新药就几乎没有治疗希望的病人。

凭什么要用你的健康(甚至你的生命)往医生的银行支票上存钱?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代价帮制药公司发财呢?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6

第五章 参加医学试验要冒多大风险

世界各地的妇女正被邀请参加一项药物试验,该药物名为三苯氧胺(他莫昔芬)。

研究者被授权给数千名健康妇女服用三苯氧胺,以观察这是否可以降低她们患癌的风险。

对于参加这项试验的女性,我个人要说“不”。我已经发起了一个国际性的运动来质疑这个研究的设计方案。

三苯氧胺这种药物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了。多年来它被用于治疗乳腺癌患者和不育症患者。对于生命已经受到乳腺癌威胁的女性来说,三苯氧胺的副作用与其治疗效果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但如果把这种药开给一个健康的妇女服用,我会寝食难安的。

与三苯氧胺有关的副作用包括:阵发性潮红、阴道流血、胃肠道引起的腹痛、眩晕、皮疹、白内障、体液潴留和子宫内膜癌。

我想试验的研究人员宣称,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相比,眩晕、皮疹、白内障、潮红和阴道流血等症状是微不足道的。

但对于最后的那个危险——子宫内膜癌,该如何来评价呢?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内部的癌症,根据我们早已掌握的这个药物的有关资料,三苯氧胺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用这种药物进行这样的试验,真是一个富有“灵感”的愚蠢行为。

那些健康的妇女——她们中的大多数仍处于30多岁的年龄——将开始成年累月地服用这种药物。

我相信如果告诉妇女们如何检查她们的乳房,在早期就可以发现肿瘤,因而同样能达到防癌目的。另外,我也相信如果告诉妇女们少食肉类及高脂肪的食物,也能显著降低由于乳腺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

顺便说说一些有趣的实验:三苯氧胺可引起大鼠的肝癌和小鼠的生殖腺肿瘤。这些证据,我认为被该研究的设计者忽略了。估计他们认为动物与人类存在着巨大不同,因而动物实验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我认为作为病人,需要弄清楚的一点是:对于医疗试验要抱着慎重的态度参与。如果一个人身患不治之症,那么试用新的,未经充分验证的产品才是可以接受的。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7

第六章你服用抗生素过量了吗

当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自1930年被首次应用以来,它们成了医生战胜感染的有力武器,挽救了无数传染病患者的生命。若不是这样,病人的生命就会被肺炎等传染性疾病夺走。抗生素被认为是真正的救星,是医学革命的先驱。

虽然抗生素的作用被夸大了(许多致病性微生物在人类开始应用抗生素之前就减少了),但这些药物无疑仍有相当大的价值。

医生们显然很清楚这些药物带来的好处(如果他们对此抱有任何怀疑的话,制药公司也会经常“提醒”他们),但问题是他们好像不太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如果你患上了严重的或“棘手”的传染病,例如支气管炎、咽喉炎或膀胱炎、你的医生很有可能开出包含抗生素的处方。

这时,天真的人可能会想,抗生素的处方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你的医生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所以会从不可胜数的药物中小心选出一种。而这种药物,将会针对在你身体里捣乱的微生物发挥作用,直至消灭它们。另外,医生还会明确的告诉你用药的持续时间。

要是你认为医生对自己开出的处方都能一清二楚,那就错了。虽然抗生素属于强有力的,可以救人性命的药物,但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并不一定具备无懈可击的逻辑,医生对药物本身也不一定有着科学的理解。开抗生素处方的时候,钢笔更多地是受随意念头的驱使。一个纯粹的外行开出的处方有时甚至可以和医生一样高明。假如你不幸得了膀胱炎,医院的医生也许会给你开5天的抗生素;要是你去隔壁的医生那里,他也许会给你一周的药量;再找一位医生的话,他又可能给你制订10天—14天的疗程。我们中的多数人即使用再大胆的猜测,仍可能琢磨不透其中的缘由。

这种怪现象的发生不是因为医生们懒得去学习如何开处方,而是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开抗生素药物的处方。更令人惊讶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实验研究来证明抗生素的疗程应有多长!今天的研究工作者一味地醉心于在猴子、猫和小狗身上做各种奇异诡秘的实验,却无暇来顾及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工作。

这种现状无疑是糟透了,但糟糕的情况并不仅限于此。原因在于,虽然科学家是熟知哪种抗生素针对哪种特定类型病原体的,但不少医生选择处方药物时的思维方式通常和一个6岁的小孩从盒子里选择糖果一样简单原始。

任何在外科就诊的病人都知道,可供医生挑选的抗生素有几十种之多。药物与药物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因而被用来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但大多数医生通常都不会针对不同的细菌开出与之匹配的抗生素,而是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有些医生喜欢开某种处方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对这种药物比较偏爱,或者他们恰好能够写出这个药名,而不是因为这个药物的作用对症。

其结果是,你认为处方药物本应针对你的特定感染,而实际上往往不是如此。你的医生很可能是随意地选择了一种药物。如果厂家赠送的一次性圆珠笔上有某个药物的名字,医生就很可能在开处方时用上它,而不出于对症下药的科学依据。更糟糕的是,大多数医生经常针对病毒感染开抗生素,而抗生素一般对病毒是无效的。

今天,医生出具的处方平均每6张中就有1张抗生素处方,因为至少有上百种抗生素可供医生选择。可悲的是,其中绝大多数抗生素处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有些患者的疾病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抗生素对病毒无任何作用。另一部分病人不用抗生素也能自愈。专家们经过统计,认为50%—90%的抗生素处方是没有必要的。

就某种意义而言,医生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觉得面对病人时总得做些什么。实际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所能做的也就是这个。如果将来有病人指控这个医生漠不关心,那么他就可以在法庭上掏出处方作为挡箭牌(而如果病人死了的话,医生在他生前做了些什么总比什么都没有做要强些)。

但真正造成滥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此,而是:药物公司对医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如果这些药物都没有副作用,那么滥用的后果也不至于太严重。但毫无疑问,抗生素是有副作用的。我相信由抗生素导致的死亡每年都有几千例。假如9 10的抗生素处方都是多余的话,就能认为910的抗生素相关性死也是可以避免的。

抗生素不仅会害死病人,它还有着其他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和多种多样的严重并发症。

此外,过度使用抗生素还能使细菌对某些治疗致命感染的珍贵药物产生耐药性。事实证明许多原本有效的药物由于滥用而降低了疗效,甚至完全丧失了药用价值。

如果你的医生给你一张抗生素的处方,别不好意思问他你是否确实需要用抗生素。他或许认为,如果不给你一点抗生素的话你也许会失望的。

抗生素滥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20年前,我依据当时的一项调查结果,提到只有1 3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才真正需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另一些调查发现,当病人真正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时候,医生处方中的抗生素也常常是错误的。

从那时起,这样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如今的医生同他们的前辈一样无能,而且因为我暴露了那些见不得人的缺点而视我如仇敌。

但现在的事实很清楚,我在20年前作出的关于抗生素滥用的警告是正确的。耐药细菌越来越多,正是无数能力欠缺的医生心不在焉开处方所造成的。许多一度强大的抗生素由于被医生们像分发糖果似地滥用而失去了价值,细菌对它们产生了耐药性,越来越多的病人由于耐药性,越来越多的病人由于耐药菌而死亡。

在过去的25年里,我对卫生保健事业中的许多事情都作过预测。许多预言当时被医务界所嘲笑,但现在,几乎每一项预言都已成为现实。

我现在要提出的另一个预言:感染性疾病很快将成为导致死亡的更可怕的因素——正如在抗生素发明前的年代那样。这种悲剧性局面恐怕正是那些滥开抗生素处方的医生们种下的恶果。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7

第七章 重复处方的危险有多大

越来越多的处方(现在可能已达处方总量的半数)是在病人和医生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开出的。病人仅仅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的方式告诉医生他需要什么药,然后自己去药房购药或通过邮寄获得药物。

这种获取药品的方式原本是为了帮助那些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癫痫患者。这些病人的特点是:疾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般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不需要每天,每周甚至每月检查,他们需要的只是长期有规律地用药。对他们而言,仅仅为了配药而看医生对谁都是浪费时间。通常医生也不会给病人许多药物,比如4周或6周以上的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存放时间过长会失效,将大量药物存放于家中也是浪费。

不幸的是,这种重复处方并不都是用于慢性病患者。有些的确需要门诊的病人有时也要求重复配药,有些医生就不负责地照他们的要求做。

许多病人由于很容易得到重复处方,从而产生了对某种药物(例如催眠药和镇静剂)的心理依赖。

不同的医生在重复配药的流程上有所不同。在有些诊所,病人会领到一些卡片,卡片上写明可以不经门诊而获得的药物名称,内容也许还会包括不经门诊可允许配药的次数。而在另一些诊所,写有重复使用的药物名称的卡片则是由患者随身携带的,因此通常是由抄处方的接诊员去核对药品名称和剂量,并记录下已经重复配药的次数。

按理讲,开处方的医生应该核对所有的细节,包括药物的剂量和总量,用药的疗程等。但在医生的实际处方行为中却常常忽略这一点。我发现有些医生在成堆的空白处方上签名,具体内容却让接诊员填写。这种情况现在仍有可能存在。

我建议那些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即重复处方)的病人,留心关注一下,处方的药量是否一致?药瓶标签上的注意事项是否与前一次的相同?如果有任何疑问,应该打电话去向医生咨询。

我认为,作为一个通用的准则,得了慢性病的病人应至少每6个月看一次门诊,以便明确药物是否需要调整。如果出现急性病症状需与医生保持联络。

重复处方有时确实方便,但这也可能导致药物滥用,甚至药物成瘾和药物依赖。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7

第八章 服用处方药必须了解的问题

知道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可能从药物中更多地获益,而不是受害。你有权知道你吞下去的是什么药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记住,别不好意思提问。这里是一些常用的问题:

1.这药的作用是什么?

2.用药的疗程是多久?我需要把这瓶里的药都吃完吗?还是到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了呢?

3.如果我漏服了一次药该怎么办?

4.我必须留心什么样的副作用?药物会使我感到疲倦吗?

5.这些药吃完了我还得继续治疗吗?我需要再次来看门诊吗?

6.我需要避免哪些食物?需要禁酒吗?

7.药物需要多久才发挥作用?我怎样才能知道它发挥了作用?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7

第九章 别让医生给你乱贴标签

如果在几年前,你告诉医生你觉得有些抑郁,很可能医生会给你开一些无害的滋补品,同你交谈20分钟并告诉你多出去活动,用心享受一下生活。

但今天,如果你对医生说同样的话,他很可能诊断你得了抑郁症。接着他就会给你开一些作用强大的抗抑郁药。

似乎直到今天抑郁症才成为相当常见的疾病。以前,世界上每年售出的抗抑郁药的价值很少超过25亿美元(对于世界上的制药公司来说,这么小的数额还不值得存入银行呢)。

但今天,抑郁症看来是世界上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数百万的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诊断与新的、昂贵的特效药的使用一起大幅度增长。

我怀疑,今天的人们,一旦感觉痛苦、不高兴或对生活感到厌倦,都可能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虽然我(大家都知道我对于制药工业的动机抱有怀疑甚至嘲讽的态度)担心其中有些新的抗抑郁药物在不久以后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但大多数医生还是很乐意把它们成瓶成瓶地开给病人。对于这一点,你可别感到惊异。

我目前最大的担忧,是现在倍受医生们推崇的抗抑郁药最终会引发巨大的副作用。这种情况在19世纪70年代曾发生过,其诱因是当时的医生十分热衷于使用苯化重氮类药物。今天,类似的悲剧又将重演。

实际上,可能只有少数抑郁症患者需要通过服药解决问题。

我怀疑那些真正有抑郁症的人,那些经常哭喊无法入睡、感觉被社会遗弃、食欲衰退、抱有自杀倾向和具有其他严重抑郁症状的患者,确实需要复杂的专业性治疗。

但是,我也相信那些强力抗抑郁药对人体的危害往往胜过它们带来的好处。

毫无疑问,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沮丧、失望和不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我要对所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是否真的得了抑郁症提出质疑,他们或许只不过是一种“情绪消沉”(我称之为“20世纪消沉”的心理失调)。对于这些“消沉”的人们,可能更需要另一种类型的治疗。

我认为医生们应该鼓励那些感到消沉、绝望和不快的人,激发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缓解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而不是用强大的、有潜在危险性的药物,去对付这样一种连定义都很糊模的“疾病”。这是可以做到的。

据说,抑郁症,哮喘和关节炎这三种疾病现在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认为,实际上并不是这些疾病越来越多了(还有其他许多疾病也是这样),而是医生们乱下诊断使它们看起来增多了。

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年头,如果你稍有轻度的气喘就去看医生,很有可能就会被医生诊断为哮喘。他(她)会告诉你,你的下半辈子别指望能离开治疗哮喘的吸入剂了。

当你抱怨“关节痛”的时候,你就会被贴上“关节炎”的标签,并施以药物治疗。

这种过度处方的行为简直近乎疯狂。无数自认为患了哮喘、关节炎的人实际上并未患上那些疾病。他们所有的,不仅仅是轻微的、暂时的症状,不需要长期治疗。

我认为,操纵这种滥开处方行为的黑手,正是那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制药公司。

制药公司希望医生尽可能地多开药(理由很简单,开出的药越多,制药公司获利就越多)。我认为,是他们无处不在的势力在左右医生的思想,使医生认为每一种气喘应该作为哮喘治疗;每一种关节痛必须诊断为“关节炎”,每一次哪怕是轻微的消沉都必须当作抑郁症。

像哮喘、关节炎和抑郁症等疾病,将给制药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因为这类疾病一经诊断,就必须经年累月地用药,有时长达数十年之久。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有些病人被告知“不治疗, 则有性命之忧”的原因了。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每一个病人带来的利润虽然不起眼,但合起来却是可观的财富。

这种奇怪、野蛮、同时又是有利可图的逻辑得以存在的理由,是医生们太乐于相信制药公司的推销员了。给医生讲授新药知识的原本应该是专家,如今大多数已由制药公司雇佣的推销员取而代之了!

在这里,我有一个简单的建议:当你的医生告诉你得了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咨询一下另一位医生的意见。

不要忘记每10个服药的病人中就会有4个出现副作用。如果你确实需要用药,那么药物对于你当然是利大于弊的;否则,你就是在冒不必要的风险。

无限极 发表于 2011-10-9 19:58

第十章 住院须知

去医院是一种可怕的经历。单凭那种声音,那种气味,已经足以使人心跳加快。

当我们走进医院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惴惴不安。其中最重要的,是担心我们做了什么蠢事,或者冒犯了什么人。

对于大多数外行来说,医院里的工作人员看上去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他们行色匆匆,表情严肃,似乎都在为明确的目标而忙碌。

1.在你进入医院之前,先了解一下医院关于病人和来访者的条例和规定。周到的医院会给初来乍到的病人分发小册子,你最好去要一本。如果没有小册子之类的宣传品,那就利用电话尽可能多地了解上述内容。你需要了解的是:探视时间、去医院的公交车和探视专用的停车场的情况。你还需要知道不同的颜色的护士服分别代表着什么。

2.了解你的病房属于哪一类。开放式病房听起来虽然可怕,但不必因此而拒绝入住。在开放式病房里,护士能更好地观察病人,小的私人病房这类监护就要差一些。如果你的病情需要特别严密的监护,你可能被转到重症监护病房或心脏病监护病房。年龄不到12岁的儿童可能会住儿童病房,但更大一些的,就进成人病房——他们更喜欢住在那儿,因为护士们会经常给他们一些照顾。

3.仔细计划一下你该带些什么。这里是基本物品的清单。

你经常要服用的药物(包括医生给你开的和替代治疗师给你的药物,以及你自带的药物);

医生给你写的相关病历资料;

睡衣、睡袍和拖鞋;

过夜用的如厕用具;

小包装的清洁用纸;

笔记本、钢笔、邮票;

打公用电话的硬币或电话卡;

小型的、无嘀嗒声的床头钟;

足以购买日用品的零用钱;

一些内容轻松的书刊杂志;

个人化妆用品;

不要带贵重物品。

4.记住,当你进入医院的时候,不管那些工作人员看起来有多显赫,他们可都是为你服务的,你才是真正的重要的人物。如果有什么事让你担心,或是有什么不清楚的话,尽管开口去问。回答问题最好的人选是低资历的医生。他们大致知道你所有问题的答案,且每天都会频繁地查房。记住,虽然你在住院,但仍可随时向你的私人医生咨询。如果你对手术或其他治疗的日期安排不满意,想了解一下别人的看法,你可以打电话与你信任的私人医生协商。他可以到医院来看望你,与你的主治医生谈话并查阅有关的病情记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你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