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喝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为:曼生十八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8 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曼生十八式即陈曼生创作的十八种款式紫砂壶。传世“曼生壶”,无论是诗,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或“曼生为七芗题”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尤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陈曼生一反宜兴紫砂工艺的传统作法,竟将壶底中央钤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而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如不留意,往往是看不到的。
清代陈鸿寿,号曼生,自出新意,绘成十八壶式请紫砂名匠纪年彭年、邵二泉等人为其制作,并作铭文刻在壶上,或间以花草,风行于时,时称“曼生壶”。
陈鸿寿(1768—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寿、曼公、老曼,别号恭寿、西湖渔者、种榆道人等,浙江钱塘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画家,“西泠八家”之一。
曼生壶的造型,设计简洁明快,形制极少有仿古,多为创新之作,其造型线面结合,形体特点明确,线条转折清晰有力,充满变化,流的设计体现了对使用功能的要求,把的造型体现了设计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壶体大面积空白留得干净利索,让其诗、书、画尽情发挥,曼生壶,无论是诗、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满满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署款“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或“曼生为七芗题”等等,一反传统作法,将壶底中央钤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而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曼生壶将诗、书、画、印集为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
对於传说中的『曼生十八式』多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一些曼生壶迷更想知道这十八式是些什么式样及名称。成书於一九三七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上卷『雅流篇』中,对陈曼生题铭的八件传器分别作了介绍,其中较明确的壶名有『台笠壶』 、『合欢壶』 、『匏壶』 、『井栏壶』、『方山壶』、『石兆壶』等六件。
  曼生设计茗壶"十八式",在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历史上是一件重要之事,下面就“曼生十八式”及其题识作略微介绍。
  一、“石铫”,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种。
  二、“汲置”,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
  三、“却月”,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
  四、“横云”,此云之腴,餐之不癯,列仙之儒。
  五、“百衲”,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六、“合欢”,蠲忿去渴,眉寿无割。
  七、“春胜”,宜春日,强饮吉。
  八、“古春”,春何供,供茶事:谁云者,两丫髻。
  九、“饮虹”,光熊熊,气若虹:朝阊阖,乘清风。
  十、“瓜形”,饮之吉,瓠瓜无匹。
  十一、“葫芦”,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
  十二、“天鸡”,天鸡鸣,宝露盈。
  十三、“合斗”,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十四、“员珠”,如瓜镇心,以涤烦襟。
  十五、“乳鼎”,乳泉霏雪,沁我吟颊。
  十六、“镜瓦”,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
  十七、“棋奁”,帘深月迥,敲其斗茗,器无差等。
  十八、“方壶”,内清明,外直方,吾与乐偕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喝喝茶论坛

GMT+8, 2024-11-1 07:59 , Processed in 0.0408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